老子著经函谷关细节刍议

春秋末老子“去周”出洛阳西行,在函谷关留驻,著写了《道德经》。此事史书有载,自是定论。人们最熟知的典籍就是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叙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修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在这里,“至关”二字,没有说明是函谷关,故给后人埋下了伏笔。有人说是大散关,有人说是楼观台,还有说是别的什么地方。本文拟从几处细节的探析,佐证说明老子在函谷关著经的史实,并以此就教于方家。同时也是为旅游区积累档案和文史资料,为导游提供讲词,以备游人咨询。

一、老子入函谷关的具体日期

老子入函谷关的具体日期,现有三份史料可资鉴证:

1、宋 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开题》:“(老子)居周久之,见周衰而退官。至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岁,五月二十九日壬午,乃乘青牛薄軬车,徐甲为御,遂去周。关令尹喜,周大夫也,姓尹,名喜,字阳公。……入为东宫宾友,出补函谷关令。……老子未至关时,喜登楼四望,见东方有紫云西迈,知有真人当过京邑,乃戒严,门吏扫路焚香以俟应兆。至七月十二日甲子,老子到关。喜擎跽曲拳,邀迎就舍,巾栉盥漱,斋戒问道。至于十二月二十五日,退官讬疾。二十八日,授《道》、《德》二篇。”

2、元大德四年《重修太初宫碑文》:

“先是周昭王二十五年,尹喜为关令,望东方有紫气,曰:当有异人过是。至日顒俟,果迎太上驾青牛薄軬车来。即迎拜邀幸所居,清斋以事,此地即尹真人之故宅也,后人即宅而观。”

3、清 顺治十年《重修太初宫序》:

“溯厥源流,周昭王时,守关令尹喜望气,见有紫气东来,天理西迈,知有真人至。越翌日,果有驾青牛者造焉,是为老子。喜遂师事之,留著道德五千言以传于世。呜呼!此者乃先天一气混成者也。当未分天地之先,名为太初,先天地者是也。孔圣称为犹龙。自周至今,崇奉者不绝。”

这三件资料,都提到了老子入函谷关的时间。当然主要的还是宋陈景元文所说,另二件所述应该是依陈文而来。这篇文章除了入关日,还提供了老子“去周”离洛日、旅程行期、尹喜辞官日、老子授《道》、《德》二经日等时间。这些时间日期的来源及可靠性,无从佐证。但分析其中的两个日期,还是合乎情理能够站得住脚的。一是老子五月离洛阳,七月到函谷关,三百多里路走了近两个月,这对于一位80岁的老者(年龄后文有述)来说,大抵不错。二是老子入关日七月十二与民间所传完全相同。由此揣度,这些日期基本上应该还是可信的。

在这里,需要探析的是老子入关的年份。陈景元文章说是“至昭王二十五年”,而碑文说是“周昭王二十五年”。先说碑文,据查周昭王二十五年为公元前975年,这样老子的年龄就有了问题。按现在学术界的一致看法,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长孔子20岁(见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北大国学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双色图文版《道德经》、鹿邑县老子学会编《老子故里话老子》丛书等)。照此说,老子在“周昭王二十五年”,还远没有出生呢,又如何能“去周”、“至关”?因此,这个年份显然是不对的。这应是碑文作者顺托陈文意,未深究所致。那么陈文的“至昭王”呢?灵宝老子文化研究会的同志经思索分析,认为这里的昭王不是周昭王,而应该是楚昭王。这应也是作者的本意。这样一来,碑文中的“周昭王二十五年”也就成了“周,(楚)昭王二十五年”。如此,一些问题也可解释通。提出这个看法的理由是:楚是周的诸侯国,而老子又是楚人,所以纪年时既用周年号,也用了楚年号。而“周,楚昭王二十五年”,即周敬王二十九年,亦即公元前491年。这时的东周王朝已渐衰落,与《史记》所载“见周之衰”相吻合。而此年,老子也已80岁,这与民间相传老子入关时已是一老者的说法相通。对于他“乃乘青牛,薄軬车,徐甲为御,遂去周……”也可以理解了。一位80高龄的老人,如果不乘车,没有人照顾,是难耐旅途劳顿的。

关于老子入关的日期七月十二日,还有两个证据可以支持,一是函谷关所在地王垛村有自古相传至今的,为纪念老子入关日而设立的庙会,即在七月十二日;二是唐诗可证。据《全唐诗》载,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七月十二这一天,年届57岁,辞去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名义离开长安赴东都洛阳的诗人白居易,途经函谷关,正逢纪念老子入关的古会“社日”。他留驻小憩,登关览景。援笔写下了《出关路》、《社日关路作》、《读(老子)》、《读(道德经)》四首诗。其中《社日关路作》如下:“晚景函谷路,凉风社日天。青崖新有燕,红树欲无蝉。愁立驿路上,厌行官堠前。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诗中描写的一千多年前函谷关的秋景凉风,青崖红树,今我们油然感到亲切。

从以上叙述可知:老子到达函谷关的具体时间为公元前491年(周敬王二十九年)农历七月十二日。

二、老子在函谷关的住所——太初宫及老子故宅

老子在函谷关著经所居之所,从清乾隆十二年《灵宝县志》、历朝碑刻的记载得知,有太初宫(尹喜故宅、太初观、老子庙、灵宝观、天宝观),还有老子故宅。现太初宫犹在,老子故宅已无存。

太初宫现存的庑殿式砖木结构建筑是元代重修时的基础,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太初宫的历史演变痕迹大致是这样:尹喜故宅——太初观——老子庙——天宝观——灵宝观——太初宫。当年函谷关令尹喜登高望东方有紫气,“知有异人过是”。于是做好准备“顒俟”,恭敬地迎来老子,“即迎拜邀幸所居”,留他在此住下。由此可知,太初宫最初应该是尹喜故宅的一部分。据文物部门勘探考证,距太初宫西南百余米即尹喜故宅遗址,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地表下存有大量的灰坑、绳瓦、砖石等文物,还有院落遗迹。由此看这个推断是不错的。还有,在太初宫的东侧原有一道观叫“青牛观”,相传是老子当年拴青牛的地方,群众口传而喊成“清油罐”。这也可说明老子在此居住。后人为纪念老子,“即宅而观”,将这个地方改建为道观。并从《道德经》中取“道”是“先天一气混成者”之意,将观定名为“太初观”(见清顺治《重修太初宫序》)。何时建立,史无记载。“自周历隋,年代绵邈,碑碣无证,未闻肇立之始”(见元大德四年《重修太初宫碑文》)。有文字可查的是,在唐时太初观曾称为老子庙。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刚登基做上皇帝的唐玄宗李隆基亲率群臣来函谷关朝拜老子,写下《过老子庙》一诗,留下“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的诗句。至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有朝臣报称,老子托梦告说:“锡汝符,在尹喜故宅”。唐玄宗派人到函谷关尹喜故宅挖掘,果然得到一桃木做的“灵符”,形状是一古桑字。上面写有“千载天宝灵符”字样。群臣解释说,这是老子在肯定褒扬他重视农桑的政策。桑字可拆为四十八划,这是说要保佑他稳座江山48年。唐玄宗闻听心中大喜,认为这是老子对他的恩赐,是天意所为。于是改年号为天宝,改函谷关所在县桃林县为灵宝县,将太初观改为“天宝观”。在唐天宝年以后的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天宝观还曾一度被称为灵宝观,这有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诗为证。唐元和初,在洛阳任水陆转运判官的孟郊,要“西上”到长安去。途经函谷关游览后,写下一首《西上经灵宝观》的五言诗。他在标题下标明:自注:观即尹真人旧宅。从这首诗可知,当时的灵宝观规模很大:林木繁茂,“青松多寿色”;环境幽雅,“宝气浮四楹”;道士不少,“振衣华风生”;香火很旺,“白石恒夜明”。到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因“有甘露降真武殿后”,宋徽宗就下令整修天宝观,“修殿宇行廊”。此时老子的地位已提升不同往日。早在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已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到宋时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105年),再尊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身为“皇帝”,自然不能再住“观”。于是依例升格,改观为宫,更名为“太初宫”。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又奉皇帝令重修,纪念重修的碑文石刻,现仍立于太初宫前。宫前大殿的一块前柱础石,经考古专家鉴定,即为唐代原物。

老子故宅是灵宝古二十景之一。《灵宝县志》所存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老子古宅碑铭》载:“紫气东临,青牛西渡。玄元过化以存神,关令望风而知异。含精迟驾阐教著经,栖息仙房,永著桃林之塞。”其中的意思很明确:这里是当年老子的“栖息”之地。民间相传的是,老子入函谷关后,先是住在尹喜故宅,后来在黄河南岸边又找到更安静的去所,这便是后人所称老子故宅。在悠长的岁月里,人们为了纪念老子,便不断增修扩大,使其成了规模壮观的名胜。据旧《灵宝县志》载:“老子故宅,在城北里余。高阔连云,亭台隆耸,为桃林巨观。”这里所说的城北,指的是灵宝的老县城。据元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高凝所作《老子故宅碑记》记载:“县郭之北,滣黄流而依原阜,南望函谷,有古道观焉。古刻曰:‘老子故宅’。……世谓老子宅者殆必始于唐”。由此可见它建成的时间很早。这篇文章介绍当时老子故宅,“雄楼杰阁,彤庭绛台,倚金叠碧,丽乎日月”,成为“天下壮观”。到了明朝正德年间,本县的一位乡绅焦溥和他的侄子焦绍恩、从孙焦缵,祖孙三代连续相继热心地方上的文化事业,对老子故宅“加意修茸”。“乃为东西道院二所,……修殿阁过亭三楹”,建成为规模宏大的道观(见明嘉靖十四年《老子故宅碑铭》)。据《灵宝县志》记载,老子故宅在民国初尚存。1929年10月间,因蒋冯战争爆发,老子故宅毁于兵火。

三、老子在函谷关的留期及离关时间

从前面所引宋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的叙述已得知,老子是当年七月十二日到达函谷关。十二月二十八日“授《道》、《德》二篇”。就是说老子停了五个多月,完成了著述。在这里,十二月二十八日是老子展示著作,向尹喜“交卷”的时间,而并非离关西行的时间。那么老子究意何时离关呢?我们按常人情理揣度:一位80岁的耄耋老者,在呕心沥血完成著作后,难道不休息调养一下吗?再者进入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也不利于老人出行。因此,可以断定老子著经完毕,肯定要在函谷关休息一段日子。由此,想到灵宝地方上的一个民俗和一则民谣,对认定老子的留期和离开时间,应该会有些帮助。

这一民俗,就是在春节过后的农历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用黄表纸剪成一幅牛驮药葫芦的图影,贴于门扇上。同时还要写上四句民谣:正月二十三,老君炼仙丹,家家贴青牛,户户保平安。这一习俗自古流传至今,应该是有来历的。它源于一个传说故事:老子留住函谷关那一年,当地发生了瘟疫。许多人重病不起甚至丧生,老百姓惶恐不安。人们都知道老子懂医道,是个有大学问的人。于是纷纷找他请教治病的良药。正月二十三这天,老子牵来青牛,拍了拍牛肚子,牛就吐出了一块牛黄。老子将牛黄洗净焙干,研磨成粉,煮熬药汤,分送众人喝。奇迹果然出现,药到病除。老百姓为感念老子的恩德,就用黄表纸剪图影张贴门扇来表达心情。从此这一民俗和民谣就流传下来了。

现在审视这一民俗民谣,我们的关注点在“正月二十三”这个时间上。即是说,老子当年在函谷关过了春节,正月二十三还在这里为民办好事。因此可以断定,老子应该是过完春节后的二月或三月,待天气变暖和了才离开的。这样算来,老子在函谷关留住的时间至少有七个月。

四、老子为什么会在函谷关留驻著经?

来函谷关的人,经常会提到这个问题。灵宝市老子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多次对此进行过讨论。共识是:老子在函谷关著经,可以说是历史把机遇留给了它,是史之必然。老子的西行之旅及函谷关“崛起重险,为秦东门”(唐独狐及《古函谷关碑铭》)的自身条件,成就了“紫气东来,道德问世”的史篇。

首先,老子“去周”出洛阳西行是前提。函谷关“带以河洛,重以崤阻,经略封畿”(晋江统《函谷关赋》),是崤函古道咽喉要冲。老子既然西行,就必然要经过函谷关。至于老子为什么要西行,大家一致的看法是,他要到秦国去考察求索,探寻“以正治国”(《道德经》57章)之道。他身处东周末年,“见周之衰”。面对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天下大乱百姓受苦,作为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一代哲人,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他肯定会苦苦思索和探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他要寻求自己心目中“清静为天下正”、“百姓皆谓‘我自然’”状态的理想境地。在这里,“圣人”“被褐怀玉”,“以百姓心为心”;国力强大,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他要在这里安静地继续自己的思考求索,总结自己的学问。而在当时的形势下,能够基本符合以上条件的只有秦国。据《中国通史》载,秦从西部的一个小诸侯国逐渐崛起,势力向东扩展。在秦穆公(前659—621)时期,秦已据有关中之地。到老子过函谷关的秦惠公十年时,秦国已经又发展了一百多年,国力更为强盛。境内安定,充满生机。因此,老子才会决定西行到秦国去。用我们今天的观点去分析,也可以说老子当时应该是带着探寻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西行往秦的。

那么,老子西行为何又会在函谷关住了下来,总结完自己的学问,著写出《道德经》呢?究其原因可以有三条:一是函谷关当时已属秦地,成为“秦之东门”,扼守着关中之地,抵函谷关即可认为到达秦国。老子的目的既达,留住歇息就在情理之中。二是函谷关一带的山河形胜、景物民俗、风士人情吸引和留住了老子。在这里函谷关天险耸峙,控扼“百二山河”;黄河滔滔东去,弘农涧水静静注入大河;村落散布川原,阡陌纵横伸延;鸡犬之声相闻,环境安定祥和。面对桃林古地的风物景致,老子必定是感到了心情上的欣喜满足,应该是认为来到了他梦境中的理想之地。三是老子在函谷关遇到了知音及崇拜者关令尹喜。毫无疑问,尹喜也是一位智者高人,《道德经》的问世也应有他的一份功劳。当时的事实应该是:尹喜掌握了名人老子的行踪,早已计好时间,专此等候,留老子“疆为我著书”。俩人相见肯定应该是惺惺相惜,交洽甚欢。有以上的原因,崇尚自然自在观点的老子就完全有理由函谷关长住下来。于是,东方智慧的结晶、不朽的《道德经》就问世了。

五、《道德经》中的灵宝方言痕迹

老子在函谷关居住停留七个多月,时间不算太短。因此,他必然会与当地百姓交往交流,要接触到方言土语,从而在著作中选择使用。细读《道德经》,确有这种痕迹,其中采用了不少的地方方言。所用方言,多数其含义与现在的通行解释相吻合;少数的其含义与通行的解释有别,可以得出新的释义,而且还能与上下语句意思相契合。这种方言的痕迹似也可成为《道德经》问世于函谷关的佐证。

现择几例试析之:

1、美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三十一章)

老子是反对战争的,这句话就是表达这个思想观点的。他认为用兵是不祥的事情,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手段。其意思是说:打仗胜利了也不值得赞美。赞美用兵,就是以杀人为乐。“美”在这里是称赞、赞美的意思。这是通行的解释。

在方言中,“美”还有得意、舒坦的含意。例如生活过得美满,就说“日子过得美煞啦!”或者有问“今天吃得美不美?”答:“很美”;对某事感觉满意,就说“美美哩!”等等。按方言的这个含义,这句话就可以通顺地解释为:打仗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得意就是喜欢杀人。

2、贫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五十七章)

老子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句话就反映了这一观点。通行的解释是:硬性的禁令、限制和规定的条条框框越多,老百姓就越会陷入贫穷。贫字解释为贫穷。上边的限制太多太死,老百姓没活力,没积极性,没希望,就会消极,不好好干事情,就不会富裕起来。这样的解释在意思上是可以说通的。

在方言中,贫字有多嘴多话的意思。例如称说话多的人是“贫嘴”、“耍贫嘴”、“嘴贫得很”。按这一含意,老子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解释:统治者太多事,禁令限制和规定越多,老百姓就会不满而议论越多,意见越多。这样的解释似乎更贴切一些。

3、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八十一章)

这句话通行的解释是: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这是老子告诉人们要善于思辨分析,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能够识破口是心非、甚至是口蜜腹剑的假象。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在方言中,信有胡说乱讲的意思。例如对胡说八道的人称“信说”。按此意思,这句话可以解释为:胡乱讲的话不漂亮(文明),漂亮(文明)的话不胡乱说。

作者:张焕良

投稿文章,不代表华夏大易学社立场,如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自大易学社网(不注必究):https://www.cnddy.com/863.html

(1)
华小易的头像华小易特约采编
上一篇 2020年7月6日 上午8:15
下一篇 2020年7月6日 上午8: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易学社

2022052108253076

投稿邮箱:cnddy@163.com

商务合作:ccymg@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的9-18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