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的:源远流长的易学长河中,凝聚着古代无数圣贤的心血和智慧。然,河因其长则难免泥沙俱下,因其渊则非水性善者莫属。“战战兢兢,如履簿冰”,披沙捡金,稍有不慎误入歧途,“使人为贼”则非找碗饭吃的小事。在倡导:“重建秩序、重建道德、重建生态”的今天,我们能在中科院学术殿堂上发表易学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触即发弥足轻重。故,呼吁“易则易亲”之贤达们,知其玄,守其朴,才能经得起在经济大潮中的洗礼涤荡,从而使易学研究及应用“新新不停,生生不息”。
立论依据:“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定义:易、不易、变易,“为天下谷,常德仍足,复归于朴”。《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一、在科学与“迷信”的分水岭上苦思,不可剑走偏峰。
以充分的逻辑推理,现实的伦理道德,具体可证的经验事实,【周易】预测学的玄虚性才能在必然逻辑中立稳脚跟。易更三圣,伏羲画卦,文王演卦,孔子说卦。自秦、汉以后为儒家学者所共同认定。
“文王演卦”,一个“演”字注定了易自诞生之日起其活易经的广袤包容性。汉•李君明的《京房易传》开启了“纳甲”先河;宋•邵康节的《梅花易数》妙语神契;宋•徐子升的《渊海子平》又成为开创了讨论八字与命运关系的先驱;东晋•郭璞著《葬书》和《青囊经》至宋初•陈抟著64卦图,创地理“八大局”(即玄空学的九运图)。
开国领袖说:“吾于近人,独服者曾文公”的曾国藩,清朝中兴第一名臣,史称为“毁之则为元凶,誉之则为圣贤”,《冰鉴》一书,其识人之道,相人之法,可见曾国藩在吏治败坏,信仰崩溃,道德失范的清朝从政环境中,其言其行,把中国人为官从政的智慧与谋略阐释得淋漓尽致。
举不胜举,俨然传统的预测学历经数千年演铎,以经发展成宠大的体系。据资料介绍自汉至清阐述【周易】的学说已达千家,其中功过得失,此处不去评说。
自孔子《易传》解释易学,奠定了世界第一部哲学思想巨著,【周易】“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的境界,细析其“象、数”的科学性,“理”的哲学性,“占”的存在,却因“占”的实用性,先验派和实证派“演”得沸沸扬扬,【易经】的“象、数、理”的纯朴性隔着一层好玩实用“占”的幔,难免有观镜花水月的迷糊。
◎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道德经》第二十章
◎ “明道若昧”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 “光而不耀”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以上意义皆相通,以此作为天下事物的楷模和法式,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并非达到孟子所说的 “善易者不占” 的高景界。
作为凡夫俗子,通过玩占,提高学习兴趣,理悟个中奥妙,不无好处。但是社会上有的以先验派经验主义思想为由,为捞钱主观臆断所谓“吉、凶”,造成些个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的人,误入歧途,酿成不良后果,影响易经荣誉,哪时再咎由自取,岂不搬了一块本来就自己搬不动的【易经】“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其一。
其二,不可因“占”神准,而忽略了易学“洁、静、精、微”,“正精进”的自然科学、哲学思想引导用事的重要性。试想想,与易经同代问世的《黄帝内经》,几乎成为【易经】真理性的佐证;由道家祥发的《丹道》,发展成就为中医中药产业体系。但是【易经】的预测学由于科学技术在证易方面仍然有局限性,缺乏理性的严密部骤是【易经】预测学的致命内伤。习惯上人们对于穿着神秘色彩的【易经】预测学运用,出现误差几乎是难以原谅的。张老师曾告诫我们:“中医看不好病可以转院,而我们不能”!
一方面我们在为【易经】的神性赞叹高兴的同时,不能丢下西瓜专捡预测的芝麻。易学的博大精深,当大门洞开时,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的哲学思想光芒,作为易学者更具显为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负有不可推辞的传世意义。同时也不宜因梗费食,放弃对预测学的探索研发,预测为用为动为阳,象、数、理为体为静为阴,义理相关,是为:知其玄。
二、多维解构、万箭齐发,知玄不玄:
就单项事件而言,六爻断卦法,有诸多要素必须掌握。
以时空起卦案为例:
如:月健、日神、空亡支、六亲、六神、世应、动爻、动化爻、用神、原神、喜神、仇神、伏神、飞神,五行的生、旺、死、绝,化、合。再有卦的大象、小象时、位、机,又有卦的互、错、综、变、游、归魂态。把这些个元素近30个先弄明白,对于易学经验丰富的人而言,没什么新奇,通过因素分析能用得多好,作者在诸多大师面前不敢轻言,这里着重讨论的是两点:
1、 结一张撤开的网好捕获目标:
“沧海为之桑田,虽迁于天命,而变于人事”。上述列出的六爻断卦法模块元素,用系统理论来看,预测学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相同的一部分物性(元素),因此具有通达或者蕴含等关系。系统与系统之间就可能互相演算。“同类相感,同类相动”,在弹拔乐器上拔动一个比如唱名3的音,另一没有被拔动的空弦会发出“共振”,在物理学上这个也是已经实证了的。
天、人等子系统就通过阴阳五行的照此性而得以天人合一。人类顺应自然规律在循环生息中,生老病死,是天人合一的明证。
如果说地球生命起源于所谓一个水泡(霍金说),也就是无机物,从无机物到海底水藻的第一个细胞的话, “见微知著” 【易经】,那么复杂的人类迄今为止被视为一个巨大的细胞团体,这种不可思议的“大细胞团”就必然带着史前的种种信息,它与外界必然性会因集合内有相同的元素而相互通达蕴含。
上至天体、小至海水侵蚀,雷电轰击都会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地球的生命体上而留下信息。太阳运行、四季的产生、月亮盈亏、风霜雪雨、高川急流都给人类留下了本质的印迹,五行的性质作用也就是世间万物的性质作用。明•王阳明龙场悟道成就为一代心学宗师,说:“心外无物”和“象外无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纳音取象、六爻、风水、八字”无数先验派或正是把事物、命运归结于“大象”“六十甲子纳音”与五行的相配,根据它们的不同的性质,通过比喻象征的方法,来确定趋吉避凶。
由此可知,预测要贴近事物的真相,首先是中于事物元素的本来面目,通过元素间的彼此关系织成的网络,找到预测事物构成制约系统平衡的核心要害,则如天机洞开。
三、守朴,“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不足,复归于朴”。
预测学、风水学在科技进入互网时代的当下,为什么具有真才实学的易学家同样受到普遍的欢迎,这是人们对命运的恐惧,对未知命运的担心,这也是预测学先验派存在的基础;人们对现实事件的处理,又是实证派之所长,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纵观预测学,卦法注重于单个事件的预测;八字注重于测前途、个人的生老病死,贵贱夭折;相法主要断才干,注重人的善恶性情。而风水的占星法,主要断立业,注重地理天文的结合。
人作为一种行动性主体,参与着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首先是借助于学习、借助于经世致用的学问,来进行对自身的反思,但许多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客观世界”所能解决的。如至今对地震的准确提前预报,科技也无奈其风险度。古往今来,自诸子百家主体文化之后,人们并没有停止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祖国的预测学由【易经】而起,无论是先验派,还是实证派,它们之间并无深刻的矛盾,反而因其不同的用途相得益彰。有趣的是最先本为统治者决策服务的高深学术,转换成民间通行的学术。图书馆、科技书店易学书籍比比皆是,其过程是意味深长的。但是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整个民族的哲学历史文化基础。
作为易学者,今天我们从民间有幸来到第十一届中华易学大会召开地:中科院的学术殿堂,可见社会寄予的期望之大,如堪欲与科学同比肩。是幸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在从事易学工作中,即要中于易学中的客观规律,也要看到,易学时下的事物如得时得利之时,如草木逢春,必荣贵显达,事物常于显达,必高高在上,而骄行天下。
这样的人必遭祸殃。易、不易、变易,变是主题,荣耀不会长住,唯有创新。在得理得时荣贵显达之机,仍以卑下自谦之心行易探玄待事,“光而不耀”自然本色才能充沛不生弊病,复归于浑圆未破的原始真朴之地,【易经】在新时代将迸发无限的生命力,而新机勃发。
作者:林树海老师,林老师是中华易学大会的老代表特邀嘉宾,研究易学多年,是一位很优秀的管理者和易学专家。
投稿文章,不代表华夏大易学社立场,如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自大易学社网(不注必究):https://www.cnddy.com/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