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至七十章(原文附译文)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③,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注释]

1、百谷王:百川狭谷所归附。

2、圣人:一本无此二字。

3、重:累、不堪重负。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聖人非砍上人,非欲先人也,蓋下之後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①,似不肖②。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③!我有三宝④,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⑤,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⑥;俭故能广⑦;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⑧。今舍慈且⑨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⑩,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人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注释]

1、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称之词。

2、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一说,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

3、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以上这一段,有学者认为是它章错简。

4、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

5、俭:啬,保守,有而不尽用。

6、慈故能勇:仁慈所以能勇武。

7、俭故能广:俭啬所以能大方。

8、器长:器,指万物。万物的首长。

9、且:取。

10、以战则胜:一本作“以阵则亡”。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久矣其细,犹曰其细久矣。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故夫曰:若肖,久矣其细也。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

夫慈,以陈则胜,以守则固,故能勇也。

俭故能广,

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也。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唯后外其身,为物所归,然后乃能立成器,为天下利,为物之长也。

今舍慈且勇,

且犹取也。

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

相恳而不避於难,故正也。

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夫道礦然無形,頹然無名,充遍萬物,而與物無一相似,此其所以為大也。若似於物,則亦一物矣,而何足大哉?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道以不似物為大,故其運而為德則亦悶然,以鈍為利,以退為進,不合於世俗。今夫世俗貴勇敢,尚廣大,夸進銳,而吾之所寶則慈忍儉約康退。此三者,皆世之所謂不肖者也。

夫慈故能勇,
世以勇次為賢,而以慈忍為不及事,不知勇次之易挫,而慈忍之不可勝,其終必至於勇也。

儉故能廣,
世以廣大蓋物,而以檢約為陋,不知廣大之易窮,而儉約之易足,其終必至於廣也。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世以進銳為能,而以不敢先為恥,不知進銳之多惡於人,而不敢先之樂推於世,其終卒為器長也。蓋樸散而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自樸成器,始有屬有長矣。

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勇、廣、先三者,人之所共疾也。為衆所疾,故常近於死。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以慈御物,物之愛之如己父母,雖為之效死而不辭,故可以戰,可以守。天之將救是人也,則開其心志,使之無所不慈,無所不慈,則物皆為之衛矣。

 

第六十八章

[原文]

善为士者①,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②;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③。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注释]

1、善为士者:士,即武士,这里作将帅讲。此句意为善作将帅的人。

2、不与:意为不争,不正面冲突。

3、配天古之极:符合自然的道理。一说“古”字是衍文。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善为士者不武,
士,卒之帅也。武,尚先陵人也。

善战者不怒,

后而不先,应而不唱,故不在怒。

善胜敌者不与,

不与争也。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用人而不为之下,则力不为用也。

是谓配天古之极。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善為士者不武,
士當以武為本,行之以怯,若以武行武則死矣。

善戰者不怒,
聖人不得已而後戰,若出於怒,是以我故殺人也。以我故殺人之。

善勝敵者不爭,
以吾不爭,故能勝彼之爭。若皆出於爭,則未必勝矣。

善用人者為之下。
人皆有相上之心,故莫能相為用。誠能下之,則天下皆吾用也。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①,而为客②;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③;攘无臂④;扔无敌⑤;执无兵⑥。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⑦,哀⑧者胜矣。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注释]

1、为主:主动进攻,进犯敌人。

2、为客:被动退守,不得已而应敌。

3、行无行:行,行列,阵势。此句意为: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

4、攘无臂:意为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

5、扔无敌:意为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赴。

6、执无兵:兵,兵器。意为: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执。

7、抗兵相若:意为两军相当。

8、哀:闵、慈。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彼逐不止。

攘无臂,扔无敌,

行谓行陈也。言以谦退、哀慈、不敢为物先用战,犹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也,言无有与之抗也。

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言吾哀慈谦退,非欲以取强无敌於天下也,不得已而卒至於无敌,斯乃吾之所以为大祸也。宝,三宝也,故曰几亡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主,造事者也。客,應敵者也。

不敢進寸而退尺。
進者,有意於爭者也。退者,無意於爭者也。

是謂行無行,
無意於爭,則雖用兵,與不用均也。

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
苟無意於爭,則雖在軍旅,如無臂可攘,無敵可因,無兵可執,而安有用兵之咎邪?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者幾喪吾寶。
聖人以慈為寶,輕敵則輕戰,輕戰則輕殺人,喪其所以為慈矣。

故抗兵相加,一及者勝矣。
兩敵相加,而吾出於不得已,則有哀心。哀心見,而天人助之,雖欲不勝,不可得矣。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①,事有君②,夫唯无知③,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④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⑤而怀玉⑥。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注释]

1、言有宗:言论有一定的主旨。

2、事有君:办事有一定的根据。一本“君”作“主”。“君”指有所本。

3、无知:指别人不理解。一说指自己无知。

4、则:法则。此处用作动词,意为效法。

5、被褐:被,穿着;褐,粗布。

6、怀玉:玉,美玉,此处引伸为知识和才能。“怀玉”意为怀揣着知识和才能。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或於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於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宗,万物之宗也。君,万物之主也。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唯深,故知之者希也。知我益希,我亦无匹,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也。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宝其真也。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怀玉而不渝,故难知而为贵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道之大,復性而足。而性之妙,見於起居飲食之間耳。聖人指此以示人,豈不易知乎?人能體此以應物,豈不易行乎?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況行之乎?

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
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迹也。使道可以言盡,則聽言而足矣;可以事見,則考事而足矣。惟言不能盡,事不能見,非舍言而求其宗,遺事而求其君,不可得也。蓋古之聖人,無思無為,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焉,此則思慮之所不及,是以終莫吾知也。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衆人之所能知,亦不足貴矣。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聖人外與人同,而中獨異耳。

《道德经》全章节导读链接

道德经1-5章道德经6-10章

道德经11-15章道德经16-20章

道德经21-25章道德经26-30章

道德经31-35章道德经36-40章

道德经41-45章道德经46-50章

道德经51-55章道德经56-60章

道德经61-65章道德经66-70章

道德经71-75章道德经76-81章

编辑整理:华小易,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https://www.cnddy.com/342.html

(6)
华小易的头像华小易特约采编
上一篇 2020年6月28日 下午9:27
下一篇 2020年6月28日 下午9: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易学社

2022052108253076

投稿邮箱:cnddy@163.com

商务合作:ccymg@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的9-18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