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经,是天地人三才和谐的理论。
罗经,要用现代科学语言讲清楚,是万万不可能的,原因在于天地人感应之内涵,虽有几千年的发现与发掘,总结发展,仍然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根本不可能进入数学分析,现在使用上的术和数,只是积累总结所成。所谓千年经验成学问。先贤们不讲,其实他们也讲不清楚, 在难题面前一筹莫展。道说“如之何”,怎么办呢?佛说“不可说”,说不清楚就不说吧。各代圣贤,逐步总结,逐步补充,逐步完善的同时,又在逐步混乱,逐步迷茫,逐步遗失。
何为罗?何为経?是两个很明确的概念,但是使用起来却很不容易明确。
罗,包罗天地人万象之谓也。
经,经天纬地之谓也。
……….、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司空见惯的几个数字,但却包容天地人。
要谈罗经,先谈八卦,要谈八卦,先谈周易,要谈周易,就要先谈河图洛书……
易,河洛之说,多而且神,完成过程“条条道路通罗马”,虽然殊途同归,但却“瞎子摸象”,都是对的,又都是不对的,都是这一大学问的一部分,却并非这一大学问。
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然而,这罗马却是虚无的,谁要不将起点归于“龙马”“神龟”,归于神,便无立足之地,“龙马”“神龟”一出来,理论倒是完善了,却同时宣告了这一理论的“毫无根据”,因此,先贤中有称易为“千古笑柄”的。
神也好,人也好,最伟大的天才也必须有感而发,“论不虚生”,“存在决定意识”,“因象而数”后再“因数而象”。
罗经的内核是“易”,“易”的起源是河洛,那么河洛只能是先贤们根据自然中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直观的、有规律的,恒古不变的“象”,思考,探索,总结而成的学问,他们总结的科学依据是“象?是“因象而数”,再通过“因数而象”的实践检验的科学,经受住了历史长河的冲击,真理得到了”以滋民用”的检验,“论不虚生”“引验见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论不虚生”,“易”这个论,从何而来呢?
“易”的本意是斟酌,探讨,以求均衡和谐,是预测。
因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确凿天地实况(笔者在“地是谁造的”一文中有详细论述),于是古圣“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用一种工具来表达,这个工具的来源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于是始绘“河图”再作“洛书”,进而作八卦演“周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便是古人记录、分析、推衍、总结而找出的规律——“数”,“数”因“象”而来,“数”是象的记录与总结。“象”是存在,“数”是意识、是规律,反过来,按“数”揭示的规律指导,推导应出现之“象”(结果),并将验证后的“数”指导生产生活,“以类万物之情”,周而复始,反复总结,完善提高,使之适用于最广大的范围而“以滋民用”。
周易之周,绝不是周朝之周,周朝之周,倒有可能是周易之“周”。周古文是田形,是广野之义,其广无垠,因此,爻辞有“见龙在田”,唐人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说,“周……至也,遍也,备也”,诚言是哉。
“易”的古文是两手握两杯互倒以求均衡的意识,即“斟酌”以达平衡和谐的意识,因而周易是广泛斟酌与探讨以把握事物规律的意识,“易经”是后人尊称,昭其经天纬地之功。
“极未形之理”,“适动微之会”,“适以知来”,斟酌和预测的意思极为明白,是“因数而象”。就是预测。
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思维的方式是一致的,即“存在决定意识”,不管他的意识对事物的指导如何高明,“意识”的产生非通过“存在”不可。
那么,“河图”这个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找不出产生这个“意识”的存在来,它肯定就是“千古笑柄”。然而,它的有效性、科学性经受了几千年的考验。所以,它的依据应该是肯定的、确实的、科学的。
此论绝不是“空穴来风”,这个问题,古人在《管子》七十六篇中,留下了一条线索,便是《幼宫》,幼宫二字很明显是玄宫之误。
玄宫是指北方宫而言。
《庄子》云,颛顼得之,以处玄宫。
《释文》云,颛顼,号高阳氏,玄宫,北方宫也。
颛顼是传说中的炎黄部落首领,号高阳氏,率领八个部落在今天 濮阳一代活动。
《幼宫》中谈的地方,一年也分四季,但是,每一个季节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以十二天为一个节气,春天八个节气,夏天七个节气,秋天九个节气,冬天六个节气,一年三百六十天,三十个节气,这个节气与《周易》当期三百六十日相吻合,属于同一历法。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北斗星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用斗柄指向确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八个节气,合於八之数;斗柄指南,天下皆夏,七个节气,合於七之数;斗柄指西,天下皆秋,九个节气,合於九之数;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六个节气,合於六之数。一年三十个节气,三百六十日。这种历法彝族地区保留至今,一年分为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过完十个月后,把剩下的五(六)天作为过年的日子。
将上面所说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记录下来,就是“河图”。它是抽象的,但非常真实,它是简单古朴的,但绝不粗糙。它用最朴素的形式,表达内涵最丰富的天地人感应模式,既主宰“大周天界”,又全息分布而“细如微尘”。
道教有一篇北斗神咒讲“北斗九星,中央大神,上朝金阙,下复昆仑,大周天界,细如微尘。………
河图中,北方六,南方七,东方八,西方九,是一种以北斗为中心的季节变化的记录和反映,是抽象的天地感应表述模式,人在其中生存、生活,不自觉的完成了天地人感应的全过程,并将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 ,内涵不断发现、发掘、总结,用于指导人们趋吉避凶。由不自觉适应天地感应,到自觉的有选择地适应天地感应,并将验证后的经验(数),指导推导未来将要发生的事物之结果,这就是哲学家所谓“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我在《地是谁造的》一文中讲中华造地者主要有北斗、二十八宿、五星。
五星,对地与人的影响非常大。
古人认为“五”这个数很神迷、很亲切,与人息息相关。天有五星,地有五岳,德有五常,人有五脏,命有五行,土有五色,手足有五指,面有五官,特别是过年有五天不干活。因此,着重探索五星这个“天”与“地”和“人”的感应。总结出来一种理论,叫“五行学说”,与北斗九星所主的九九归一的“玄空学说”同属于易又单独成立。
将各种线条理顺一下,“河图”便可理解了,主要是一种以北斗为中心的时令标示的天地人感应模式。北斗是四季变化的的“因”,变化形成的产物是天地感应之果,季节变化是对人产生影响的“因”,人的适应是天地感应于人之“果”。仰则观象于天,府则观法于地,研究其中之规律,指导人们生存与发展,“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滋民用”。
一年四季,这个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的事情,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但却被人们忽略了,它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是永恒的真理,是不易之易的核心。如果没有一年四季,地球上的情形是可想而知的。它的重要性用赵宝祥老先生的一名话来表达比较确切,“如果没有一年四季,我们怎么活呀!”它的抽象表现形式就是“河图”。
讲了“河图”,“洛书”就简单一些了。
“河图”是北方宫产物,若用于广泛的范围,特别是中华绝大部分在玄宫之南,实用范围扩大了,就有些适应不了,在“玄宫”这个地区,秋天比夏天多两个节气,而在“玄宫”之南的广大地区,夏天却比秋天长两个节气。几乎每年气象专家都要讲几次,真正的秋天要九月份才到来,请大家注意身体健康。如此一来,“河图”中表达秋天和夏天的数,刚好互换,四九之位变化成二七,二七之位变成四九。
这恰好与南方以太阳为中心的受时体系相吻合,不吻合就不科学了。因为是同一个天地,它的核心是“同一”的,将变动的河图,阳数不动,阴数反时针方向移动后,四面变成了八方,这就是“洛书”。但是这一移动方式 ,有违天园地方,天地动静,阳动阴静的“易”理前期模式。这是为什么?因为“洛书”体现的是生产,生活模式,从帝出乎震开始,要干什么呢?“耕作”,才有了后面的“齐手巽”…..它表达的不是“地动”,而是“动地”,体现人们在“土生万物”过程中的生产生活模式,它的内涵是“五行”。
“河图”绘成四面,体现了四季,四垣,体现的是“永恒”,是不“易”;“洛书”画成八方,体现了八卦,体现的是从“生”到“复”,是变易。故而老子讲“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河图,洛书体现了四垣生,八卦成的中华文化的“易”理核心,方才有了“易”之“经”。
笔者认为,这才是易之本源,不如此,易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千古笑柄”。“易”几千年来始终钻不出“迷信”的怪圈,原因便在于此。
易学的发展是一个艰难的永久历程,永远是“科学在黑暗中探索,人类在废虚中觉醒”。
祝愿“易”之学从此走上坦途。
作者:蒲善华老师
投稿文章,不代表华夏大易学社立场,如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自大易学社网(不注必究):https://www.cnddy.com/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