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结晶,让世人惊叹。回顾几千年来所走过的历程,足以让我们感到骄傲与自豪,历史赋予了我们一个实现中国梦的机会,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经济和时代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我们期待和憧憬着这一刻的到来。
今天荣幸之致,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科学论坛暨第十一届中华周易学大会,振奋人心。我看到了众多全国有志之士,相聚一堂,共商弘扬传统文化大计,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爱好者,我充满激动深有感慨!在这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无论身份、性别、职业和年龄,无论熟悉与陌生,相聚一起,共同探讨,努力承担起这个神圣而又庄严的责任,大会必将带来惊艳的收获。在这里我想就我国国内传统文化几点看法和体会供大家一起交流,不足之处,请提宝贵意见。
一、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象征和独具标志,是中华儿女传承与发扬的文化智慧。其基本精神表现在天人合一与人为本、刚健有力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庸尚和,这些精神在群经之首的《易经》得到体现,闪耀着传统文化根源的光芒。历史让我们无法忘记缺失弘扬、保护和传承文化给中国大家园带来的深重影响,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痛苦和伤害。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势不可当,它正积极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西方文化融入让世界文化或趋同或相合,其冲击之大出乎我们预期,在历史与现实、先进与落后、积极与颓废的激烈碰撞之余,我们聚吸纳、融合中充斥着抵触和斗争。如今,国内传统文化被西方文化包围并抢占了风头,追崇西方文化变成为一种高贵和社会时尚的象征,传统文化观念在淡漠和滞后中受困发展,受到强势挤压和侵蚀,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冲击,助长了拜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蔓延,导致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和道德危机,公民的道德素质严重滑坡,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受到极大挑战。
南怀瑾先生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全社会有责任感的精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文化蕴含的民族等于没有精神和灵魂的民族,都在不约而同地发力,齐声呐喊和献计献策,迸发出了无限紧迫感和责任感,找到了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的力量。此情此景,今天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使命和伟大事业之论坛恰合时宜。
二、当今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的不足
1、传统文化传承的长远规划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和我国积极融入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维护传统文化多样性,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血与火历史洗礼和发展中,出现了语言文字流失,历史文物践踏,生命健康漠视、仁义道德丧失、权力欲望膨胀、同业恶意诋毁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对传统文化认识、重视和保护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的创伤破坏了营造传统文化的环境,文化侧重的偏离、淡忘和边缘化酿成了我们现实的悲剧;二是没有推出全面、历史和系统的政策体系作支撑,失去了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强大保障力;三是没有将文化资源绝对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价值和品牌作用无法显现;三是产业界限不清晰,缺失产业关联链条与纽带。这些长远规划的失策严重制约我国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广度和知名度。
2、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和灌输不足
教育兴即文化兴、国之兴,纵观中华传统文化演绎进程,教育承担着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艰巨任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的过失要靠几代人不遗余力去挽救,传统文化的缺失重点是没有将教育以顶层战略高度设计和规划未来,耽误了这项历史性丰碑建设。正因为教育研究和文化灌输力弱化,长期以来教育没有自觉履行对成熟思想文化进行“选编”的责任,也没有从中国文化长远发展考虑教育目标。政府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不多不深不精,民间传统文化研究引导不足,未形成有效的理论体系,文化传承后人或机构职业者对职业生涯规划期盼的渺茫,导致文化挖潜与发展后继乏人,人文教育不被重视,公民缺乏应有的修养和情操,更谈不上社会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和远大志向,承担传统文化建设教育工作对国家振兴和复兴之路任重道远。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措施
1、国策普惠华夏,继往开来撼天地
实施国家文化重点建设项目保护工程,将保护、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国策。迅速组织和掀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风,坚持国家和谐,从实力抓起;实力的强大,从文化抓起;文化的复兴,从传承抓起的方略。制定国家政策导向,抓住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航标,按照历史眼光、发展思维、法律视角和现实意义去考虑建立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国家要推出重点扶持的史无前例之“中国龙、文化腾”国策基业计划,搭建“政策环境”大舞台,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传承者勇敢地步入自由发挥的舞台酣畅淋漓地演好集体节目,逐步形成浓厚的自然生长活态保护传统文化现象。建立若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五千年传承大学”,提供传统文化研究蓬勃发展土壤,并以独特方式管理和政策鼓励,给民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财政支持,通过精心呵护,实行政府与民间互动,给民间个性化传统文化正名,让民间文化通过政府运作,从后台步入前台,以经济或资本或公益或期权或荣誉等不同方式提升其生命力。
2、教育成就未来,春风化雨论经纬
实施教育改革提振文化兴旺工程,将传统文化重点纳入国家教育领域长期发展和培育规划。教育先行,承载千秋,传统文化同样需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心培育,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和养成教育为途径,引导公民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把传统文化课和比重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重视“言教”与“身教”合一,润物细无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让全新独特教育得到社会认可。同时要让教育这个造福千秋后代的“指挥棒”发挥应用魅力,培育全社会改变陋习有我、重塑礼仪有我,创建文明有我的风气。举国家之力,长期尝试“坚持国学进课堂,从娃娃抓起;礼仪贯全身,从学生抓起;忠孝通户庭,从百姓抓起”的传统文化教育措施,让公民、家庭、社区、社会、政府都形成自我学习、保护、传承的氛围,保持着对文化的敬畏和忠诚,改变世人的偏见和冷眼,回归尊重和敬仰,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3、扬弃实现超越、推陈出新汇古今
实施正确引导传统文化自由工程,将文化正能量服务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目前国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都走在我们前列,佛道哲学、风水验证、灵魂探寻、符咒通力、预测术等易学都有了突破性成就,而我们业内还在个别文化层面打口水战,在正邪争论中迷惘前行,长期下去我们传统文化就会易主,一旦国外研究出传统文化内含的奥妙或科学理论时,我们就会被驳得一无是处。所以现在我们迫切需要来一场真正的变革,从理论、思想、研究和行为上破局,颠覆古板的传统保守思维方式,跳出“占有”的个人主义狭隘思想,将所有文化摆上大雅之堂来研究,坚持“众家学术,互容互纳;各种文化,不诋不毀;学术探讨,群议群论;文化精髓,统编统著”。要通过政府搭台、积极引导、组织梳理和定期研讨,确保科学研究哲理,坚持学术研讨工作的长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自由挖掘,引导拥有稀缺传统文化资源者服务大局、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理念,以史为鉴,让“焚书坑儒”悲剧不再重演,让编制盛世《文化书库》成为史话, 调动民间参与文化自我建设自我修复的积极性,建立起一个丰富多样、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做传统文化消亡的罪人。抛弃功名利禄,抱着一颗平和之心,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要确保传统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广、国家利益及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提高传统文化注册的附加值,使之转化为国家特有价值、国际话语权及提升影响力的品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保护全人类的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4、创新孕育希望 自强不息转乾坤
实施开放型攻坚创新基金工程,赋创新成果造福于中华大地。研究易学等传统文化精髓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学者要善于深入民间调查研究,乐意尊重民间习俗和首创精神去,抛弃成见、分歧、对立和一切学理上的先入之见,解决和化解矛盾焦点,求同存异,用理性态度和科学方法展开学术交流,将民间素朴的文化诉求提升到文化自觉高度,引导民众充分认识文化传承的重要,努力探索尧舜禹之源远、儒释道之真谛、天地人之规律、礼孝贤之美德、精气神之奥秘等核心所在,创新文化学术发展,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传承者奉献和融入至创新事业中,增加 “文化你我他、爱我大中华”历史纪念日,编制世纪文化功勋名册,奖励文化贡献突出的创新者。同时,我们不能孤芳自赏,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汲取世界其它国家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共享国内和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之本质的精神应是一种博大胸襟、一种 “天人合一”与 “和谐中庸”的自然与处事观。我们要怀敬对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温情,塑造全新创造力和想象力,以 “和而不同”的心态,博采众长,创造独树一帜的传统文化灵动力。 “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杂陈,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道不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不相害,此天下所以为大也”,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给世界文化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中国文化的最理想境界,只用维系好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生存源泉,敢于创新性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壮丽辉煌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江西赣州 郭柏林老师(郭智通)]
投稿文章,不代表华夏大易学社立场,如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自大易学社网(不注必究):https://www.cnddy.com/1127.html